中新社台北11月30日电 台湾经济研究院(简称“台经院”)11月30日发布台湾10月制造业景气指标,景气信号值由9月的10.83分增加至10月的11.59分,达到近一年半新高。不过,10月景气灯号连续第四个月呈现为代表低迷的黄蓝灯。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台经院分析指出,台湾10月制造业景气信号值上扬,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厂商看好未来半年景气者比重增加,因此推升需求方面及经营环境方面相关指标的表现。同时,岛内制造业景气中此前率先下滑的资讯通信产品现阶段已出现回温迹象,此外受惠于国际消费性电子新品带来的“拉货”需求,以及传统产品进入年末消费旺季,这些因素可望维系制造业生产动能。
台经院也警示,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攀升、通货膨胀等易变动因素,仍可能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脚步,台湾制造业未来表现是否受到影响,仍需密切观察。
台经院日前发布2023年11月景气动向调查报告,其中制造业、服务业及营建业的三大产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中,制造业、服务业的变动均在1个百分点的误差范围之内。对此,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建一表示,制造业现在处于“转好的转折点”,最差的状况已经过去了。
台经院面向制造业厂商的问卷调查也显示,整体厂商对未来半年景气的看法中,“看好”的厂商由9月的18.4%增加至10月的27.8%,“看坏”比率则由9月的25.9%减少至10月的21.1%,化学工业、钢铁基本工业与电子机械业对未来半年景气看法多偏向持平。(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社天津11月30日电 (王在御)记者30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油气日产量首次突破10万吨油当量,创开发建设五十余年来历史最高水平。
渤海油田日产首次突破10万吨油当量。(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图)
据了解,渤海油田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现代海洋石油工业的发源地。目前已建成50余个在生产油气田、近200座生产设施,是中国海域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力油田。
年初以来,渤海油田以稳住老油田、加快新油田、突破“低边稠”、强化天然气为主要方向,加强组织调度、优化生产运行、强化现场管理、完善保障措施,确保了原油日产“保9冲10”和天然气产量可持续增长,“双高”油田挖潜走出新路径,海上稠油热采产量再上新台阶。
据悉,稳油控水是油田的重要工程。渤海油田以“两提一降”为引领,持续推动“精细注水和稳油控水”专项工作高效开展。
此外,渤海油田大力推进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上产4000万吨”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攻关与成果示范,加快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攻关成果示范,加快海上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立项接续攻关等,进一步加快“发现变储量、储量变产量、产量变效益”步伐。(完)